魔性脑洞群

【卢蓝】远山长(下)+尾声

 

许博远偶尔也会想,自己为什么从没谈过恋爱。他没特别亲近过谁,也没刻意疏远过谁。他性格包容又温柔,待人接物恰如其分。追过他的女生不少,并没有特别心动的对象;男生也有几个,说不上反感,也谈不上喜欢。

是过去对“事”太专注而忽略了对“人”的关心吗?他在记忆中搜寻是否曾为了一个人倾注更多精力和心血,却一无所获。

现在毕业后去路已定,家人时常也会问起有没有心仪的姑娘,在屡屡得到否定回答后,母亲甚至还旁敲侧击打听过儿子是不是喜欢男生,惹得许博远哭笑不得。不过对他,家人也没有过分急迫,只说北上后也多留心一下身边。

正想着,QQ上小卢一条消息发过来:“蓝桥前辈,黄少这期的稿子拿到了,我的编辑意见发给你帮我看看吧XD”

许博远随手点了接收:“没问题。”

“蓝桥前辈我跟你说,黄少文章的故事性真的太棒了,就是这个人有时候……话会不会太多了……听得耳朵都生茧子了……

“不过他学术方面也很强!给了我很多好的指导!好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这么厉害!”

许博远笑笑,心想你小子也知道被人缠着说话的滋味了吧:“哈哈他话是多了点,不过小说写得非常好,我当时完全没想到在学院杂志还能开起小说连载,文字确实非常有魅力。”

“诶黄少是你偶像吗蓝桥前辈?我还是喜欢写诗,感觉的到文字的力量,掷地有声的感觉!”

“嗯你年纪还小,不管是写诗还是专业,肯定都会有大进步的,好好把握机会。”

“谢谢蓝桥前辈!

“诶你的ID很有意思啊,桥、春、雪都十分有意境,但一个‘蓝’字,是什么意思?”

许博远发了一个“汗”的表情:“小卢你太懒了,百度一下都不会。

是白居易隔空回给元稹的诗:蓝桥春雪君归日,秦岭秋风我去时。”

对面的回复迟了一会儿,许博远想小卢大概是去搜索了。

“啊我看到了!‘蓝桥春雪’四个字取得是意气风发的意思,但想到下一句,读起来仍然萧瑟了些。前辈你去了帝都,还是祝‘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’啊!”

“嗯,借你吉言。”

……

 

按月份应已是深秋,南国依然处处夏意。许博远刚从学院办公室出来往宿舍走着,无意瞥到路旁物理学院的宣传展板,介绍各个专业,看见有“微电子”,他就停下仔细看了看——

“……与P大联合培养。学生第一、二学年在S大就读,通过所有课程考试达到遴选要求,由P大录取……”

好像……小卢就是这个专业的?他从来没跟自己提过,以后要去香港啊。

他有点晃神,原来这孩子并不会在这里、在杂志社度过四年,他心里突然空落落的,仿佛是为了这两个月倾注的心血,也仿佛不是。

他还那么小,前路尚太多未知。许博远却不曾自问,为何自己如此在意,他还这么小。

 

这天晚上两人一起吃饭时,许博远不经心地问了一句:“你们专业是和香港合办的啊?”

小卢飞快地答:“对啊大三过去,拿两个学校的学位。”

“原来没听你说过。”

“啊蓝桥前辈你不知道的?你知道我是微电子的所以我以为你知道。”

“嗯……之前没留心过你这是一个2+2的专业。那你之后是怎么打算的?我是说工作还是接着读书?”

“接着读书吧,我爸妈觉得我年纪还小,我也很喜欢研究,本科读完想去美国读博士。对了蓝桥前辈,等我到了香港给你写明信片吧!不管到什么地方都给你寄当地的纪念明信片怎么样!记得去B市后把新地址给我!”

许博远笑笑:“好。”

他没说出口的是,在G市念书快四年,香港新奇有趣的地方,他已经走了一遍,明信片也攒了一摞。

 

秋季学期结束,回家过年,毕业实习,毕业论文,毕业旅行,答辩,各种聚会和送别。这半年许博远虽没有压力,也过得匆匆忙忙。

终于,他最后一次参加杂志社的学期末总结,当晚也照例聚餐为毕业生成员送别。四年来第一次,他成了仪式的主角。

杂志社女生多,聚会也不是以分离为基调,但是大家和蓝桥主编的感情好,也开了箱啤酒,大家喝得节制,只是变得有点话唠。

席间有人问卢瀚文:“小卢小卢,你说你就在这儿待两年,还是学物理的,在杂志社这么尽心尽力干什么。”

小卢的脸上现出少年人才有的烂漫:“因为喜欢啊。”

 

许博远看向坐在对面的孩子,自己半退休状态时十二分投入地带他的场景如胶片晃过眼前,为什么喜欢和他聊天、谈各种各样的话题,为什么屡屡顾及他的年纪,为什么知道他要离开S大时不可抑止的失落,明明自己是离开更早、相距更远的一个。

许是有母校情结夹杂其中,希望他能在生活在自己暖色调的回忆场景里;希望他能常常和自己说起杂志社的种种,校园四季流转的片段;希望这张已经蔓生的网,不因自己的离去而猝然割裂。

其实并没有多余的理由。

少年人额前的碎发在灯下动了一动。

因为喜欢啊。

 

尾声

许博远毕业了。

第一年,小卢读大二,依然在杂志社,依然负责黄少天的约稿,每周都在QQ上跟蓝桥前辈说黄少又说了个笑话、黄少又让XX哑口无言;

第二年,小卢去了香港,真的如之前约定的一样,寻到特别的明信片就往B市寄一张;

第三年,许博远忙着笔试、面试,如愿考取了心仪的职位,卢瀚文天天泡在实验室,申请博士,终于被美国东岸的P校录取。这一年的节奏对两人都太过紧张,于是疏于联系;

分开已是第四年,卢瀚文远渡重洋,虽然依旧要了前辈的新地址,说要寄明信片,许博远却不敢期望太多。许博远偶尔想开口,却觉得时机都被自己一天一天耽误过去。办公室的生活严肃复杂,不敢有半点纰漏。从身体到心灵,似乎都被束缚着动弹不得,没有出口,无处宣泄。他又提起了笔,不是签字起草的条条框框,是信马由缰的梦和风景。他没有继续用“蓝桥春雪”这个名字,他想自己也许永远都回不去了,桥于河上,春水向东,不如就是“蓝河”吧。

 

他对几个知心好友说了又开始写稿的事,对那一点苦闷闭口不谈。小卢知道了,还兴致勃勃地来问投给了谁家,要在网上找来看。卢瀚文从不会说什么宽慰的话,但一想到他,许博远就莫名开朗了几分。美国的明信片一如既往的不时掉落,两人学习工作步入正轨,又恢复了从前交流的频率。卢瀚文特别喜欢打听B市有那些好吃的,经常国内深夜一张美食图片丢过来,配上文字:“蓝桥前辈这个好吃吗?”许博远有时答不上来,就这样被“逼”着走访了大小店铺,笑称今后不必投文学专栏,改行做美食记者吧。

卢瀚文二十岁了,已有了青年人的模样。他发在微博和朋友圈上的照片,无论是风景还是人像,总洋溢着阳光和青草的味道。每每看到,许博远觉得自己的心情甚至都因为蓝天而开阔愉快了许多。

想要看到更多年轻人大笑的样子;

想要继续听他滔滔不绝地说着最近的实验,哪怕自己一头雾水;

想要带他去吃不同于G市的、他常常念叨却未有机会品尝的食物;

……

这样的人,四年中不曾出现第二个,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呢?

许博远打开QQ,把个性签名改成了“蓝桥春雪待君归”,翻出信纸,开始写一封长信。

 

评论(1)

热度(35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